“肤浅”与“浮浅”
“肤浅”指局限于表面的、浅薄的、不深刻的。常用于文章、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等,重点指不够深入、浮于表面现象、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例如:这篇文章只肤浅地列举了一些表面现象。
“浮浅”指浮在表面,不切实际。常用于人的态度、作风等,重点指人态度浮躁、思想浅薄、缺乏修养。例如:只有像他这种浮浅的人才把学问放在嘴上。
肤浅的意思,大家都懂:看事情流于表面,凡事不求甚解,不细究更深层次的原因。细究,需要花时间观察、琢磨。而且,就算花了这些时间,也不一定就能想通。相比之下,肤浅要容易得多。正如一些习惯性的错觉:只要目光匆匆扫过,似乎就等于看过;看过,似乎就等于来过;来过,似乎就等于拥有;拥有,似乎就等于万事通。
肤浅看事情,看到的都是表面,并没有抓到深层次的内核。即使看遍了全世界,摊开手心,也都是空的。假如我们一直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只求看个热闹,那么看得深还是浅,对我们自己来说,无所谓影响大小。
此外,肤浅还可能带来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自我欺骗的假象。我们以为自己做得还不错,实际上却很糟糕。习惯性肤浅,看事情只看表面。既然人家那样说,事情就是那样做。他能做得好,那我们照样做,一定也能做得一样做。这会带来一种盲目的自信,以为自己真的就那么行。实际上,别人说出来的东西,既不代表全部的事实,也不代表充分必要的条件。芥菜树下看,即使模仿了百分之百的表面,依然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其实肤浅的例子,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甚至可以说,铺天盖地。到处追求快快快,口号喊得梆梆响。出名要趁早,发财要赶快。满眼看过去,一种虚幻的快速成功的美梦到处蔓延。让原本肤浅的,更加肤浅。为了快速得到一些东西,别人给什么脚本,他就说什么话。不去核实了解,也不自己思考。一旦被打脸,就装死装傻。——其实,何必。
肤浅的臭毛病,还是少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