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不愧是你!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震撼绝美的开场设计,惊艳了世人的眼球,收获好评如潮。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精美设计,56个民族传递国旗的震撼场面,以及水滴汇成江海的动感设计,把独特的审美和中国传统美学展现的淋漓尽致。
每一处全是极致的美,处处带给观众惊喜,引发网友们不断感慨:还得是张艺谋。
在国人的眼中,张艺谋是当之无愧的名导,一辈子导演了几十部优秀的作品,获奖无数。
2008年的奥运会和今年的冬奥会开幕式,在他的主导下都成功惊艳了世人的眼球。
然而事业上攀登的再高, 也难掩他心中无法消弭的遗憾。
他曾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女儿张末。
1983年3月的最后一天,张艺谋正在电影《一个和八个》的片场,忙的焦头烂额。
忽然一阵急切的电话铃声响起,妻子肖华疲惫而又充满喜悦的声音传来:“我们有孩子了,是个女儿。”
张艺谋举着电话,激动地眼圈泛红,“我真想回家看看女儿,孩子是月末出生,就叫张末吧。”
想象着丈夫欢喜的样子,肖华顿时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半个月后,风尘仆仆的张艺谋,才第一次见到了襁褓里的张末。
看到她稚嫩的小脸,张艺谋再也不想离开了,不久之后,他不顾一切从华西电影厂调了回来。一家三口终于团聚。
不足40平米的小屋,父亲和朋友们常常挤坐在客厅的一角,一边抽烟、一边谈论艺术和电影。而母亲则在厨房里,为客人准备美味的茶点。
小小的张末常常被烟气熏得眼泪汪汪,但是能和父母呆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
父亲经常外出,每次回来,都会给张末带各种好吃的糖果,
周末一家三口去爷爷家吃饭,父亲将她放在肩头,和母亲谈笑风生,还会叫她数路边的梧桐。
只是,这样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
1987年时,张艺谋因为影片《红高粱》一举夺得了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这是中国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得的最高奖项,张艺谋因此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青年导演。
肖华抱着张末坐在电视机前,激动地泪洒衣襟。
张艺谋回家那天,母女俩特地买了鲜花,去机场迎接。
从来都是素面朝天的肖华还罕见地画化上了淡妆,穿上了新买的裙子。
张艺谋见了女儿,立即亲昵地抚摸着她的头。
可是看到久别重逢的妻子,竟有点手足无措,他握了握肖华的手,客气而疏离地说:“谢谢你,谢谢你。”
张末敏感地觉得,父亲变了。肖华也觉得丈夫哪里不一样了。
联想到最近电视上丈夫和某某女星的绯闻,肖华的心一阵刺痛。
尽管她不停说服自己,那些只不过是炒作。
私下里,还是禁不住打量镜子里的自己,皱纹堆叠的眼角,因为操劳过于壮硕的身材,与那些风华正茂的大明星,如何能比呢?
肖华心里一阵难过委屈,想当年,她也是风姿绰约,满腹才华的。
肖华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家境优渥,虽然样貌不算出众,却颇富才情。
张艺谋彼时家道中落,父亲散尽家财,才勉强让他上学。
两人是同桌,爱意渐生,后来,张艺谋被安排到农村插队,肖华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不顾家人的反对,追随张艺谋而去。
“插队”结束后,两个人被分配在不同的工厂,肖华再次被推荐上大学,因为张艺谋不同意,她再次放弃了。
而当张艺谋想干出一番事业时,肖华却倾尽全力支持。
张艺谋去读大学,肖华独自在家替他照顾老人,
张艺谋喜欢摄影,肖华求着父母找关系,让张艺谋去北京电影学院深造,甚至省吃俭用三个月,给他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
1982年,张艺谋远赴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肖华此时已经怀孕,为了让丈夫一展宏图,尽管再不乐意,还是送丈夫坐上了远去的火车。
因为爱,她愿意做张艺谋背后的女人,也愿意倾尽所有,付出一切。
却没想到,爱是一场博弈,当两个人的发展不同步时,分开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那几年,张艺谋的事业风生水起。
《一个和八个》让他在娱乐圈初露光芒;
凭借电影《黄土地》成功出圈,他获得了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1986年,他参演《老井》,获得了金鸡和百花奖的双料影帝,在演员方面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张艺谋的眼界和见识也大不相同。
他和肖华之间渐渐没有了共同语言。反而,在拍电影《红高粱》的过程中,和巩俐有了心心相惜的感觉。
当时,巩俐已经有了男朋友,却还是被张艺谋的才情所折服,两人日久生情,成为剧组里公开的秘密。
但是,这种关系,张艺谋没有对肖华讲,所以,在机场相见的那一刻,张艺谋对肖华充满了矛盾和内疚。
回家后,他刻意与肖华保持距离,还经常找借口住在父母家。
肖华心有疑惑,可是她什么都没有问,也害怕问。
那一日,她无意间从张艺谋换下的衣服里,看到了一封巩俐写给张艺谋的情书。
数日的疑惑突然得到了证实,就好像靴子落了地,肖华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和张艺谋大吵了一架。
窗户纸不捅自破,张艺谋反而坦然了,干脆和肖华摊了牌:“我们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离婚吧。”
这么多年的辛苦和付出,却等来一句“离婚”。
肖华不甘心,公婆知道后,也劝张艺谋回头。
可是,男人一旦变心,九头牛也拉不回。
张艺谋丝毫不给父母面子,还撂了狠话:
“我们的感情已经回不来了,我想和她在一起,别人爱说什么让他们说去;陈世美也罢,王八蛋也罢,我不是为别人活着;你们要是不同意,我就只好走最后一条路,背井离乡,浪迹天涯!”
张末那时只有四岁,不知道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家中气氛很微妙。
一天晚上,父亲拿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冲出了家门,肖华追出来,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掩面哭泣。
站在门口的张末一脸茫然,看着妈妈难过,也哇地哭出了声。
肖华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含泪说:“爸爸要和妈妈离婚了,怎么办?”
离婚是什么意思?张末不知道,
只是从爸爸决绝的背影里,张末想爸爸是不是不要她们了?在母亲的怀里哭得更大声了。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末都没有再见过父亲,而母亲总是在偷偷哭泣。
幼小的张末,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也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父亲走了,也带走了母亲的快乐。而她的童年也因为父母的离异,过早地蒙上了一层阴影。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艺谋和巩俐热恋的传闻满天飞,每当看到这些报道,张末的心就在滴血,甚至打心眼里恨透了巩俐。
肖华和张末的生活也被曝光在大众的视野中,面对记者的围堵和询问,肖华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病倒了。
张末不仅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还要应对学校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
每当父亲的新作品问世,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张艺谋和巩俐的恩爱瞬间,都成了同学们的谈资。
他们一边议论,一边对张末指指点点,嘲笑她父亲不要她了,说她母亲不如巩俐漂亮。
张末听在心里,对父亲和巩俐的怨恨也与日俱增。
她不敢把自己的遭遇告诉母亲,只能偷偷躲在被子里哭泣。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敏感脆弱的时候,张末也因此变得更加自卑。
张艺谋知道女儿的情况后,深感不安,为了弥补女儿,他把张末接回家抚养。
那时,他正在拍《秋菊打官司》,就把张末也带到了剧组。
张末很有礼貌地和所有人打了招呼,唯独没有搭理巩俐。
可是巩俐并不在意,还大大方方陪在张艺谋身边,时不时秀秀恩爱。
张末看在眼里,气在心里。父亲本来属于她和妈妈,如今却被另一个女人霸占,她要“抢”回来。
她知道父亲热爱电影,为了和父亲有话聊,她努力让自己也喜欢上电影,经常向父亲请教电影知识,讨论剧本套路。
原来和自己很生分的女儿,主动找自己聊天,张艺谋很兴奋,他恨不得把所有的电影知识都教给张末。
父女俩经常一打电话,就聊个没完,这让处于热恋期的巩俐非常烦躁。
好几次,她给张艺谋打电话,张艺谋和她寒暄几句,就急忙挂断,生怕影响他和女儿通话。
时间久了,巩俐难免有怨气,她质问张艺谋:
“你和你女儿到底有什么好聊的,一天到晚都打电话,你知不知道你忽视了我?”
张艺谋对巩俐的愤怒表示不解,并回复了一句“我和我女儿打电话有问题吗?”。
巩俐彻底被激怒了,她不能理解一个做父亲的心情,两个人也因为“张末”的事常常闹得不愉快。
后来,巩俐多次向张艺谋表达自己想结婚的愿望,都被张艺谋拒绝。
也许他终于明白,巩俐终究是属于大荧幕的,而他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做贤妻良母的女人。
之后的那两年,是张艺谋最难过的两年。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成了他和巩俐的分手之作,作家毕飞宇曾经这样评价张艺谋:他的凡人之爱在巩俐之后就用完了。
紧接着,父亲去世,亲情离殇,张艺谋再次受到重创。
那一年,他47岁,张末也已经14岁了, 他赶往老家奔丧,看着面前懂事坚强的女儿,张艺谋渐渐觉得亏欠女儿太多了。
1997年暑假,张艺谋到三亚拍摄《有话好好说》,想带着张末一起散散心,张末心里还是恨着父亲,可是却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因为,她想借此机会,让父母重新在一起。
张末知道,这些年母亲一直都没有放下父亲。
每次张艺谋回家探望女儿,肖华就会重复一句话:“女儿很想你,总希望能有完整的家。”
张末听着很不是滋味,于是在三亚的那段时间,她总有意无意跟父亲提及母亲。
张艺谋总是避而不谈,但是却对女儿倾注了所有的柔情。
他怕女儿无聊,便让两个助理陪她去海边玩耍。
张末中暑了,一向是工作狂的张艺谋,放下所有工作,全身心陪伴在张末身边。
他的焦虑和担忧,张末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原来父亲也是爱自己的。
有一次,张末无意中说自己喜欢珊瑚,张艺谋得知后,花重金请人挖了深海珊瑚送给女儿,在收到珊瑚的那一刻,张末哭了,对父亲的恨意也烟消云散。
1999年中考结束后,16岁的张末想去Mei国留学,并成功考取了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
这么多年,她都生活在“张艺谋女儿”的阴影下,如今终于可以做回自己,张末满心欢喜。
谁知,她刚走不久,张艺谋拍摄《幸福时光》时遇到了18岁的陈婷,两人陷入爱河传出绯闻。
眼看着促成父母团圆的梦想破灭,张末愤怒地指责父亲花心。
父女俩的关系又出现了隔阂,张末一气之下拒绝和父亲的一切联系。
曾经巩俐“小三插足”的一段往事,又在张末心头激荡。
愤怒之下,她创作了《我的父亲母亲》,公开质问巩俐为何“小三插足”,同时也公开批斗张艺谋对母亲和自己的背叛与抛弃。
这段劲爆的往事,再次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张艺谋和巩俐的过往再次被人们津津乐道。
张艺谋没有责怪张末,只是默默关注女儿在海外的生活。
当他知道张末在建筑系跟不上进度,想换成编导专业时,便找李安帮忙,想尽办法把女儿转到纽约大学的编导系。
可是张末并不领情,依然对往事耿耿于怀。
也是在那段时间,张艺谋已经和陈婷结婚了,看着他们生儿育女,家庭美满,张末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正是这个时候,张末遇到了外国男友托维,面对张艺谋的反对,叛逆的张末更加一意孤行,还背着父母火速和男友领了证。
那一年,她只有23岁。
这当中有多少爱的成分?又有多少是和父亲对着干的意思?也许只有张末自己知道了。
都说父母反对的人,千万不要嫁。
果然,结婚没多久,托维的真面目就暴露了出来,他酗酒家暴,还拈花惹草。
异域他乡,张末无人可诉说,只能把眼泪往肚里咽。
婚后第二年,托维又一次打了张末,她终于忍无可忍,哭着给父亲打电话:“爸爸,他打我。”
听到女儿的哭诉,张艺谋既生气有心疼,愤怒中还爆了粗口:“这个洋鬼子……”
第二天,他放下所有的工作,急匆匆赶到Mei国,看到女儿额头上的伤痕,张艺谋无比心疼。
他拉着25岁张末的手,急切地想带她回国。
可是张末很犹豫,她的学业和事业都在这边,回去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
张艺谋看出了女儿的担忧,无比坚定地说:“回来吧,爸养你。有爸爸在,什么都别怕。”
那一刻,张末泣不成声。
都说,父亲是女儿的后盾和底气,直到此刻,张末才觉得,父亲才是自己的铠甲和避风港,只要有父亲在,一切都不怕。
在父亲的支持下,她和托维火速离了婚,回到了父亲的公司里做幕后。
在自己也经历了婚姻后,张末渐渐懂得了感情的复杂,从心底原谅了父亲。
她在父亲的公司里努力工作,每一处细节都做到一丝不苟。
2013年,父女俩合作《归来》这部电影,口碑和票房都收获满满;在宣发仪式上,她还和巩俐来了一个世纪拥抱,昔日的恩怨一笑而过。
在戛纳电影节上,张末和外国人孟丹青一见钟情,但是因为上一段婚姻的阴影,张末迟迟不肯走入婚姻。
张艺谋知道后,多方打探孟丹青的为人,对这个小伙子很满意。
在父亲的鼓励下,张末终于克服对婚姻的恐惧,和孟丹青走到了一起。
婚礼上,张艺谋和肖华也冰释前嫌。
如今,在父亲的保驾护航下,张末的婚姻美满,事业也蒸蒸日上。
她导演的《28岁未成年》和父亲的《长城》对打,1.5亿票房直接让张末晋级为娱乐圈最年轻有为的导演。
《狙击手》首映礼,恰逢张艺谋筹备冬奥会期间,却还是抽身出席,还请了一帮明星给女儿捧场。
舞台上,看着如此优秀的女儿,张艺谋笑的一脸灿烂,此时此刻,那颗歉疚的心,也许终于能放下了吧。
对于肖华来说,张艺谋或许不是一个好丈夫,肖华用一生去守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一辈子都未曾走出张艺谋带来的伤害。
但是对于女儿张末,他却是一个好父亲,
在女儿人生的几次重要节点上,张艺谋从未缺席,甚至做得很好。
相比于爱情,也许亲情才是最长久隽永的,对离异家庭的孩子尤其如此。
当不成好夫妻,至少当好父母。为了孩子,曾经相爱,永不伤害。
如此,少年不再悲伤,阳光照亮心房,幸福正在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