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要选择别人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原句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主要讲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先秦佚名的《论语十章》。前十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以《学而》、《为政》、《八佾》为第一部分,以※里仁》、《公冶长》,《雍也》为第二部分,以《述而》、《泰伯》、《子罕》、《乡党》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做人;第二部分讲道德修养;第三部分讲孔子,是学问、品德、修养在孔子生活实际中的反映。《论语》前十篇内容,都是由理论到体再到用的整体性的叙述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构架模式是以诚、敬为基本的心灵核心,以礼、仁、信为行为准则,以礼、仁、信等学问、品德在生活实际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为智慧,以智慧对于道的契合而为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出处:先秦孔子及其弟子《论语》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扩展资料:
作品介绍: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出自:《论语·述而》
朝代:战国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门人
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虚心好学,引以为戒。
扩展资料: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么意思?
出自《论语‧述而》。全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讲学习的方法)
释意:
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
善:好的,优点
其:代“他们”。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论语》中不少记载,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始我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我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子贡对孔子说,子贡自己只能“闻一而知二”,颜回却可以“闻一而知十”。孔子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都体现了这种精神。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就去改正它。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