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一个在电影界被小辈们称为“三爷”的传奇人物。
国内大半电影的片头几乎都出现过他名字,都是他作为制片人投资的,我们熟知的就有《甲方乙方》、《无极》、《投名状》到《赤壁》、《梅兰芳》、《建国大业》…最近两年热播的网剧也由他监制:《隐秘的角落》、《风华正茂的我们》、《八角亭谜雾》等。
很多人或许见过他的名字,却不知道他到底是何许人也,也十分疑惑,他究竟是有多强大的背景,才能频繁出现在众多电影的片头?
韩三平出生于1953年10月,是四川旺苍县人,从小生活在干部家庭。
他从小就上进好学,年轻时下乡做过知青,后参军当兵四年,在恢复高考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韩三平最初工作是在峨眉山电影制片厂当照明工,后来一路晋升,从编辑、助理、场记、助理导演、副导演、导演,再到最后的副厂长,这一路走来相当于一部励志史了。
1992年,韩三平独立执导的主旋律电影《毛泽东的故事》,因拍摄角度新颖,大获成功,公映后,受到各界人士的称赞,获1992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从此在电影界享有一定的声望。
1993年,国产电影产量减半,观众也减少了三分之一。时任广电部副部长田聪明召集各大电影厂厂长和知名导演、编剧,大家齐聚一堂,抱团取暖,寻方觅药。
当时峨影厂厂长因生病无法前去开会,所以由副厂长韩三平代替厂长参加座谈会,他以毛泽东的名言“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来比拟当时中国电影所遭遇的困境,令他受到关注。
半年之后,他调任至北京电影制片厂。他积极支持鼓励年轻人搞创作,以出品人身份组织、创作生产了100多部影片。如《孔繁森》、《荆轲刺秦王》、《碟中谍3》、《非常爱情》、《红西服》、《不见不散》、《春天的狂想》等作品。
1999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韩三平被任命为该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2007年升任中影集团董事长。也就是跟王中磊谁的是一个级别的人物,在位期间,从《无极》、《投名状》到《赤壁》、《梅兰芳》,由韩三平领导的中影团队推出一系列高成本高回收的商业电影的运作,使得中国电影开始进入成熟的大片时代。
2008年,韩三平接拍拍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两部电影,作为一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与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能同时作为导演和制片人,地位可想而知。
当年要拍《建国大业》的消息传出来,毫不夸张的形容,韩三平家的门槛要被踏破了,无论你之前在圈内人气有多高,资产有多少,在汤臣一品有几套房子,这时候你都要来求韩三平,零片酬也要在《建国大业》里面露个脸。
无论是邬君梅 、张国立 ,还是唐国强 、许晴 、郭德纲、李连杰等,他们都过来拍电影。这就足以说明韩三平在这个圈中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有多大,就连周星驰也毛遂自荐联系了导演要一个角色。
据说在内部试映版中周星驰饰演鲁迅先生的二弟周作人,但最终版的场景却被删减掉了。
原因是星爷的发型不符合1949年的中国社会,这是韩三平的原话:“你不大适宜,气象与全部的脚色都不合乎”,周星驰一听着实没有设施了就此作罢。
最终《建国大业》汇集了172位的全明星阵容,1分半钟的预告片就有30位巨星露脸,有点奥运会大家拍《北京欢迎你》一样,不在上面露个脸,你不能算娱乐圈人啊。
在2009年,2008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名单在京揭晓,作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榜上有名,成为该奖自2000年启动以来,娱乐圈中唯一入选的代表。
韩三平作为原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属于圈内领导级别人物,有决定演员去留和电影是否能开机制作的权利,在行业内的位置他做到了一时无二,如此地位所背负的评价流言也是双面性的。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在关于其怎么过审的提问之下,有网友分析“编剧之一是韩家女,韩三平的女儿。”在似乎熟悉、但其实并不明所以然的网友心中,“韩三平”是某种已经达成共识的暗号,代表着神秘的权力背景。殊不知,当年他拍《毛泽东的故事》修修改改历经三年,全力支持宁浩的《无人区》也在审查这关被压了四年。
当然,“确实很牛逼”,这是圈里人的共识。
有人说:他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杰克·瓦伦提(美国电影协会前会长)、卢·沃瑟恩(环球影业前掌门人)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总和。
也有人说:他赋予中影集团的这种经营模式的架构,使得这个最大的国有集团,有了真正朝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中影集团对于业内的意义,也正是在于它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推动。它不是最活跃的一个,但是体量最大。
所以,怎么评价呢?像这种人物,只能说是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注意是产业的蓬勃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