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在古人的生活和文学艺术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从茂密的山林到疏小的庭落,从偏僻的寺庙到热闹的园林,处处都有松的影子。松树的枝干苍劲挺拔、遒劲有力,树冠如盖,枝繁叶茂。那岁不寒无以知松柏出自哪里呢?
岁不寒无以知出自哪里
出处是《荀子·大略》。原文是: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意思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
《荀子·大略》说,“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松树的身上,体现了君子威武不屈、临难不移、穷且益坚的道德品质,代表着艰难困苦之境中的坚贞与不屈。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