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从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促进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我们必须要对一个概念——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深入的理解。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输送合格人才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最早确立的培养目标是在《高教六十条》第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1998年3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意见中强调“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规范之下,高校培养出了大批合格人才,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轨,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提出新的需求,进行战略性的调整,调整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要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要实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定位。
但无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怎样调整,它的基本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