鶗鴂的拼音为[tí jué]。
拓展资料:
鶗鴂,汉语词汇,亦作“ 鶗鴃 ”。即二声杜鹃,又叫布谷鸟。【词语】鶗鴂【读音】tí jué【解释】亦作“ 鶗鴃 ”。即二声杜鹃,又叫布谷鸟。【出处】《离骚》:“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http://gongchang.jiangzi.com/uploads/ueditor/php/upload/image/20200724/1595561796719408.jpeg)
【示例】
①唐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等》:“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②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鶗鴃惊秋不住啼,章台回首柳萋萋。”
③清秋瑾 《满江红·鹃》词:“鶗鴃声哀,恨此际芳菲都歇。”
④《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李善注:“《临海异物志》曰:鶗‘鴂,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
⑤宋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
【成语】鶗鴂雕卉: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出自《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李贤注:“鶗鴂,鸟名,喻谗人也。” 后遂以“鶗鴂雕卉”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 唐 沉传师 《序》:“盖谓似信而诈,似忠而非,便便可以动心,捷捷可以乱德,岂止鶗鴂雕卉,薏苡惑珠者哉!”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