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出自华夏道家哲学。指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持重,一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迅速。意同”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解释
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处子:未嫁的女子,即处女;脱兔:逃跑的兔子)
用于兵法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即有动有静。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凡例
古人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也就是不动的时候要像大姑娘深藏闺中,动起来像脱网的兔子那么快。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5章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