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最高学府是什么
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http://dingyue.nosdn.127.net/V1OU5LNElvYjxzZ0FCy74nhWX7n11WfZNEX3AfpvcFppt1545311961878compressflag.jpg)
国子监的前身
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始设,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亦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分别称国子监。明清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废。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与太学,名称虽异,历代制度亦有变化,但俱为最高学府。惟当两者并设时,国子学之教育对象乃属于更高级统治者之子弟。
![](http://gongchang.jiangzi.com/uploads/ueditor/php/upload/image/20200520/1589965722110056.jpg)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