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正大力发展农村创业,对农村创业者有哪些扶持政策吗?
近些年来,农民工作就业成为了比较困扰的问题,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心怡的工作,而且许多服务行业和第三产业批量减少,导致原本在服务岗位的人不能正常开工,因此也失去了赚钱的机会。这也导致现在在农村创业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并且国家越来越重视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创业农民可以朝着奔向小康生活方向前进。据悉,目前国家还对农村创业实行了补贴政策,那么农村创业补贴怎么申请呢?接下来一起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
农村创业补贴有哪些?
1、大学生返乡创业补贴
对于大学生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的,如果创办实体可以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3万元,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小额贷款,额度5万元,最高不超过8万元,对于合伙经营的,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能够获得10万元的贷款额度,国家按照标准给予50%的贴息。
2、畜禽养殖场建设补贴
养殖业是比较致富的行业,国家对于达到千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和万头生猪养殖场的,会直接给予补贴50万元,一个牛位补贴1000元,一个生猪位补贴100元,奶牛养殖场还会按照挤奶设备投资额给予15%的补贴。
3、加工企业补贴
对于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还有能够提供优势农产品新优种子种苗在本市年应用达到一万亩以上的企业,或者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种养殖生产型企业,国家都会对应的给予一些奖励。
4、蔬菜种植补贴
对符合条件、确定发展且有企业带动的蔬菜生产基地,按每亩2000-3000元的标准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而且对于蔬菜钢架大棚建设每亩补贴60%。
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具体创业补贴政策大家可以咨询相关部门。
创业补贴怎么申请?
创业的农民在申请创业补贴的时候,需要向当地的人社部门申请创业扶持补贴,依法提供法人、实际控制人户口簿、身份证、营业执照、近6个月经营记录,还需要提供农民技能水平证书,提交相关的出资或入股证明后,当地人社部门审核后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创业者本人银行账户或所创企业的银行基本账户。
农村创业补贴申请条件
1、创业者使用的是本人身份信息注册创办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合作社、网店等并担任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并保证正常经营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并在持续营业。
2、每个营业执照只能申请一次补助。
3、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的;用人单位正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不能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
至此,关于农村创业补贴政策的详情介绍就到这里了,疫情当前,农民失业率正在不断提升,返乡创业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国家对于这部分人开始大力实行创业补贴政策,不过创业者需要满足经营6个月以上的原则,才会给予发放补贴,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国家还会根据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这对于创业者来说,短时间内就解决了就业压力,而且还有生意可做。你们那有申请到创业补贴的农民朋友吗?想创业的农民朋友可以多多向他们请教申请经验!
2022年农村可发展的绿色农业项目有哪些?可领补贴吗?补多少?
2022年农村可发展的绿色农业项目有哪些?可领补贴吗?补多少?2022年,我们将继续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和茶叶等优势产区开展果蔬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将试点规模扩大到175个县,并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东北地区的设施蔬菜。
基础工作补贴:如土壤质量、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投入使用等调查过程补贴。物化投入补贴:探索有机肥使用的补贴机制,对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畜禽粪便或有机肥(包括有机水溶性肥料)的施用进行补贴。对畜禽粪便堆肥或沼渣和沼液的无害化处理、运输和应用以及水肥一体化设施给予补贴。将对购买绿肥种子、根瘤菌和秸秆分解剂给予补贴。补贴购买施用设施、环境监管和物联网设备,提高有机肥施用和柑橘生产管理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社会服务补贴:向有机肥生产企业、大型农场、专业合作社购买服务;对开展有机肥生产、运输、应用等服务的新的经营主体和社会服务组织给予补贴。
补贴金额
国家选定100个试点县,每个县补贴1000万元。目前,各省对有机肥的施用也有补贴政策,一般是每吨或每亩补贴。补贴从每亩50-100元到每吨300-400元不等。具体补贴资金和方式因省而异。
补贴申请
向当地乡镇申请,填写《商品有机肥采购申请表》;经乡镇审批后,报农业厅下发《补贴商品有机肥化肥供应通知》;凭通知向中标化肥供应企业购买化肥,并在扣除政府补贴后支付价款。化肥收购单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村集体的,使用化肥的农民应当登记并签字确认,并报当地农业厅备案。
农村创业补贴包括哪些
农村创业补贴的标准:
1、对于参加农民工创业培训的给予200元-15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
2、对于符合要求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5000元的创业补助;
3、对于农民工创业获省级优秀示范项目的补贴2万-15万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