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个大国在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一场大规模会战。
这场战役不容有失,对晋国而言,如果失利,则楚国将会称霸。若晋国能顺利击溃楚国,其国君晋文公重耳便能继齐桓公之后,成为另一位春秋霸主。
最终,晋国避其锋芒,楚国大将子玉率军冒进,城濮之战以楚军大败收场。
在这场战役中,晋文公兑现当年投奔楚国时许下的“退避三舍”的承诺。当他面对楚成王的军队时,居然真的命令全军向后撤退,践行当年的诺言。
那么,“退避三舍”中的“三舍”,究竟指的是多远呢?遵守退避三舍的诺言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军事谋略?
公元前697年(有争议),重耳出生,他的父亲是晋献公,母亲叫做狐姬。
公元前666年,晋国内部爆发“骊姬之乱”。骊姬害死太子申生,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的两个儿子重耳、夷吾逃离晋国,开始流亡生涯。
后来,重耳同父异母的弟弟夷吾回到晋国,登基为王,是为晋惠公。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派出刺客勃鞮追杀重耳。勃鞮却被重耳的深明大义所感化,决心不与他为敌。重耳一群人辗转来到卫国、齐国、曹国、宋国、楚国,过着寄居人下的生活。
晋惠公十四年(公元前637年),晋怀公即位。晋怀公害怕秦国帮助重耳讨伐自己,便下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都必须按时返回晋国,逾期诛灭整个家族,随即爆发“重耳争位之战”。
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迅速平定乱局。于公元前636年2月,杀死晋怀公,结束了近20载的流亡生活,而他日后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
重耳逃亡之路,遇上过许许多多的怪事。比如重耳到了曹国拜见曹共公,希望能得到他的庇佑,在曹国暂时居住一段时间。
可是曹共公有特殊癖好,他早就听说重耳肋骨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骈胁)。
曹共公竟趁着重耳洗澡的时候,偷偷观看重耳的上身裸体,到底是不是如旁人传的那样有“圣人之像”。(大家可以想象,一个男人居然对另一个男人的上身裸体感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恶俗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孔颖达疏:“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骈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
曹共公如此无礼的举动被重耳发现,双方闹得很不愉快。随后曹共公又说了一些无理的话,重耳当即离开曹国,来到宋国暂居。
过了段时间,重耳离开宋国投奔楚成王。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重耳,并诚恳地对他说道:“楚国是大国,我用诸侯的礼节来招待你,你可千万不要推辞。这是上天在帮助你,让你成为晋国日后的国君。”
重耳彼时只是落难的王子,身边无钱又无人,楚成王居然如此厚待他,重耳也是感激涕零。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楚乃大国,金银珠宝、珍禽异兽都富富有余。既然如此,如果某一天晋楚两国兵戎相见,我会为您“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 退避三舍,以与君周旋。”
就这样,“退避三舍”的成语流传至今。大家也可以这么认为,“退避三舍”是重耳对楚成王的一句承诺,更能表明重耳的心性不断在成熟,巧妙地周旋于各个诸侯国之间。
后来重耳杀掉晋怀公,迅速平定晋国乱局。经过数十载的励精图治,晋国经济日臻繁荣,国力日益强盛。重耳便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领导中原诸侯抵抗楚国。
为此,重耳还说了这么句话:“尊王室,联齐秦,与楚争霸中原。”于是,晋、楚两个大国,避免不了的要爆发一场大规模战役。
周襄王十八年,楚国盟友宋国突然归降于晋。楚成王立马点兵,率领陈国、蔡国、郑国等盟友共同围攻宋都。
宋成公赶忙乞援晋国,晋文公决定救宋,他亲自制定作战策略。晋国可以先攻伐曹、卫等楚军盟友,引诱楚国主力北上,这样便能解了宋国燃眉之急。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正月,晋军击溃卫、曹,准备引诱楚军主力北上。楚成王却不为所动,连续增派兵力攻打宋国,晋文公萌生退意。
但身边的心腹却劝诫晋文公,若是置宋国不顾,则势必会失去宋国这个盟友,继而导致全局不利,更会影响晋文公的整个战略布局。
大臣给出的建议是:“分曹卫之田以与宋人。楚急曹卫,其势宜可释宋国。”
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分曹卫之田以与宋人”。
公元前632年4月,楚成王决定撤兵,命令子玉率兵返回楚都。子玉没有撤兵,他反向楚成王请求增军。楚成王考虑再三后决定增兵,晋楚两国爆发决战,即为城濮之战。
当年晋文公逃亡到楚国时得到楚成王的款待,立下“退避三舍”的承诺。两军相遇,晋文公履行诺言,命令全军后退九十里,到达卫国城濮地区(今山东濮县临濮)。
晋文公引诱楚军发起进攻,大将子玉率军冒进,晋军却早已完成战略部署,只等着楚军自投罗网。
果然,子玉中计,晋文公命左右两军呈南北合围之势,先是攻破楚军两翼防守薄弱地带,直逼楚军中路。
子玉见左右两翼均已溃败,便下令收集残兵,向西南方向撤退。楚成王得知楚军主力溃败,迁怒子玉丧师辱国。子玉撤退至今河南杞县时,愤而自杀。
城濮之战的胜利,让晋国一下得到了鲁、曹、卫国、陈、郑国等盟友的依附,晋文公一战奠定了霸主之位。楚国主力退回大别山以南地区,此后几十年里也没有了北侵的念头。
这就是“退避三舍”的来由,接下来再分析下,“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背后意思,还有“三舍”为何代表90里?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相加便是九十里。
还有一种说法,古代行军30里设置一宿营,称为“一舍”。“三舍”就是九十里,等于三处宿营。
据考古专家研究,春秋与战国时期的一里按照换算,相当于如今的300步左右。一步大概是1.4米左右,一里的长度接近420米。
“三舍”即为退了90里,按照公里换算,大约在38公里至40公里左右。
不知大家想过没有,晋文公之所以会“退避三舍”,或许不全是为了遵守诺言。
春秋时期,两国交战的主要方式是车马战。利用战车配合步兵发起冲击,对地形有着极高的要求。基本上两国交战之前,双方都会选定一处较为开阔的场地,各自下战书,约定好时间,然后一板一眼地进行决战。
楚军见晋军后退,便骄傲轻敌,以为对方害怕,于是追击。结果被晋军集中兵力大败,而晋国也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大家想想,晋文公主动与楚国拉开90里的距离,如果楚国要追击,那必须要日夜不停地行军赶路。(春秋各国军队的行军常速是每天三十里,走完这个路程就扎营休息。古人以三十里为一舍,按照当时军队的作战方式和后勤运输能力,一天行军速度也就只有30里左右)
等楚军行军赶路,早已疲惫不堪,那这个时候,晋国便能以逸待劳。
晋文公应该是经过周密计算,顺水推舟,给了楚成王一个人情,还把自己的人设给彻底立了起来。
《孙子兵法·军争》:“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晋文公流亡多年,见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他不会因为一句酒桌上的戏言,就拿国运开玩笑。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晋文公才会将计就计。反倒是楚成王,可能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值得一提的是,城濮之战的地点还包括如今的菏泽曹县。(晋文公登有莘之墟,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以观晋军,见军容壮盛,因此颇具有战胜之信心。)
说起菏泽曹县,想必不少同学便会哈哈大笑。因为一个网红视频博主的口头语,让曹县这个原本不显山不露水的县城突然爆红,成为许多网友的热门打卡地点。
但3000年之前,菏泽曹县境内居然爆发了一场决定中原局势的大战,与成语“退避三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