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是元宵节。
由来:元宵节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有关系。开灯祈福一般会在正月十四的晚上便开始“试灯”,十五日晚上便开始“正灯”。在民间会用点灯盏进行祭神祈福活动。在东汉的时候,佛教文化传入我国,推动了元宵节的发展。在唐朝的时候,我国与外国文化交流密切,并且佛教兴盛,所以不管是百姓和还是仕官都会在这一天燃灯供佛,自唐代开始,元宵节正式成为了法定之事。
传说:
1、据说元宵节赏灯始于上古时期,民众会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求丰收
2、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吕”而设。
3、源于佛教传说,这种说法主要来自胡申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篇》,在佛教传说中,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佛祖神变的事迹。
4、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南宋时期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