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说法是指淮河流域。淮河平原的地势比较平坦,而且水流汇滞,流速比较慢,很难向大海疏流;淮河的上游支流较多,而下游缺少河流的主干道,入海河流大多数是细小渠道,泄水量有限;不下雨时,细小的水道把水源分散,致使把仅有的水流流向了大海;所以有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说法。
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是淮河,全流域地跨河南、山东、湖北、山东、江苏五个省份。历史上的淮河,本来是一条水清流急,无水患的河流。
淮河流域的西起伏牛山、桐柏山,北以黄河南堤与沂蒙山脉和黄河流域邻接,南以江淮丘陵、大别山、通扬运河与如泰运河南堤和长江流域分界,东临黄河,其流域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
流域被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沂沭泗河和淮河两大水系,面积分别是8万平方公里和19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自西向东流,流经安徽、河南、江苏三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汇入长江,全长大约一千公里。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