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领导的雅称:
1、阁下:旧时对一般人的一个尊称,常用于书信中,原意是由于亲朋同辈间相互见面不方便直呼其名,也就会用阁下这个尊称。
2、夫子:古代对男子的一个尊称,也是对老师或者是学者的一个称呼等等。
3、君:此字始见于商代,古字形从口、从尹,殷代表权力的掌控者,口号发号施令。古代帝王崇尚无为之治,具体的事情都是由手下人来办理,这些主持办理具体事物的人就是“君”。
![](https://pic9.jiangzi.com/20220428/b5ad0092be24762c27f26010fe1b9f81.jpg)
4、先生:字面的意思是比自己出生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也有先接触陌生事物的意思,引申为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因此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正所谓“达者为先,师者之意”。
5、公: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对祖先的尊称,在西周金文中主要是王朝大臣之称,春秋时代“公”是诸侯的统称。
6、子:是中国古代对士大夫的统称的意思。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赵彦卫《云麓漫钞》:“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
![](https://pic9.jiangzi.com/20220428/060047247d172668277fde6325900e8c.jpg)
7、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候的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用来称呼君主。出自《项羽本纪》。
8、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如《荆轲刺秦王》:“秦舞阳王奉地图匣,以此进致陛下”。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后来演变成了对帝王的尊称。
9、殿下:是中国古代对皇后、皇太子、公主、诸王的敬称,即对皇帝的敬称“陛下”。也指现代社会用于对君主制国家王储、王子、公主的敬称。
10、卿:此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古时高级官名;古代的时候君称臣。《国语·晋语》:“有卿之名”。
![](https://pic9.jiangzi.com/20220505/d0435ff3817253c86d88563b7eba8ebc.jpg)
领导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指引和影响组织或者是个人,来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其中把实施指引与影响的人称之为领导者,把接受指引与影响的人称之为被领导者。
领导的本质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但我们要把领导和领导者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在汉语中,领导不仅是一个名字,还能作为一个动词使用,一般人们习惯性的把领导者称之为领导,把领导者的行为称之为领导。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