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节日风俗有包五色糯米饭、绣球传情、对歌谈情、打扁担、抢花炮、碰彩蛋、打铜鼓等,并且侗族、瑶族、布依族等也有自己的风俗。
1、包五色糯米饭:三月三节日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五色糯米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番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来浸泡糯米,做成黄、红、黑、紫、白的糯米饭。
2、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十二花瓣连成一个圆形,每一片花瓣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上面绣着当月的花卉。有的做成方形、多角形等,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https://pic9.jiangzi.com/20220428/63758c9aedddea39f324effc520ab9ce.jpg)
3、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节。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会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导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4、打扁担:每一个壮族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5、抢花炮: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以后,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就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https://pic9.jiangzi.com/20220428/2064780a767b6d7d58584382c5f44b6f.jpg)
6、砸彩蛋:彩蛋是熟鸡蛋染成彩色用来传情的物品。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如果姑娘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会让小伙子碰。
7、打铜鼓: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就有在节日庆典中祭祀中华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8、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族传说,古时他们认为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耽误了农事,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这一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芦笙唱歌、走亲访友。
![](https://pic9.jiangzi.com/20220428/ad1c76f67f2cdaa5c9910f3c8e47c2cc.jpg)
9、瑶族: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民族英雄,人们将这一天命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的三月三,瑶族的男人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快乐,妇女们则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
10、布依族: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贞丰、望谟等地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祭山活动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动之一。祭祀山神要在“扫寨辟邪”之后进行。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