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别称有腊月、季冬、严冬、残冬、除月、残冬、末冬、嘉平、丑月、涂月、大吕、暮冬、梅月、暮岁、冰月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腊月,因为这个月的天气很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
腊月在一年之尾,刚好是寒冬,民谚云:正是言之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所以有“冬闲”的说法,关于“腊”,在《周礼》、《周易》中有关于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也指一种肉类的处理方法,把肉类用盐或酱腌渍后,再放在通风处风干。
![](https://pic9.jiangzi.com/20220428/b273bd8915012b0c886fdbc1520c822c.jpg)
岁末十二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时段,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就有了在这新旧交接的月份举行“岁终之祭”,因为岁末十二月有腊月、腊冬等别称,所以这个月举行的祭祀称为“腊祭”。
腊月有很多习俗,腊月二十三在北方地区称为小年,有祭祀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为新年作准备;腊月二十五,糊窗户;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做蒸馍;年三十,到除夕,过新年,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