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和化石的区别在于定义不同、颜色不同、形成时间不同等。
1、定义不同:琥珀是一种树脂演化而来,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化石,通常指的是植物化石,而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演化而来,是一个笼统的总称,包含很多分类,有的化石是化学物质形成的。
2、颜色不同:琥珀会有透亮的感觉,可以看到里面包裹的东西,它的颜色外观一般是透明的,也有绿茶色、金色、蓝色、琥珀色等,而化石不一定可以看到内部构造,化石颜色比较复杂,一般不透明。
3、形成时间不同:琥珀的形成时间在4600~9000万年之前,在地下已经存在了几千万年的时间,而化石的形成时间则相比琥珀可能更久远,当然也有一些可能和琥珀差不多甚至更要晚一点。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常见琥珀种类:金珀,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绿珀,虫珀,蜜蜡,药珀,珀根,缅甸根珀等。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本文来自网络投稿,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762202553@qq.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展开阅读全文 --